Similar presentations:
落实基础 不忘初心 2018 年高考后期物理复习策略
1.
落实基础 不忘初心2018 年高考后期物理复习策略
—— 呼市二中物理组朱延飞
4.5.18
2.
一、越基础就越有用二轮复习——练什么 怎么练 练到什么程
度
练熟综合应用
限时 练后才是复习
练好“考”
基础 知识 方法 能力
才考得好 !
80% 的中档考题会作
750×80%×80% =480
750×80%×90% =540
750×80%×100%=600
知识成网 结构
方法成套 题型
能力成型 技能
3.
二、练与考有什么不同吗练熟
综合应用
高分
对多错少
用到哪些知识 就能提取哪些知识。
遇到什么问题 就知道用什么方法。
熟练——也不一定能得到高分
会作的题也可能做错 一定要做对。
作对的题也可能失分 一定要得满。
高分——不是因为做的题多 而是错得少
4.
二、练与考有什么不同吗复习
练好技术 优化方法 练精算法。
细致入微 —— 用哪些知识 什么方法能做对 会不会
考试
看得准 , 想得清 , 做得对 答得
快。
不择手段 —— 怎么做对的不重要 做对就行 快不
快
限时 —— 总细致做 就不敢不择手段地考 复—— 反思
—— 再做
练习 —— 练出速度 练就单位时间得分率 习
—— 平时练成考 考试就象限时练习
不会的弄懂 不熟的练透 不精的做
优。
5.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1. 练就技术 先易后难 取弃有理 ——能排除 还算吗
例 1( 多选 )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三名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
停留 173 天后 乘坐“联盟 MS02” 飞船从国际空间站成功返
回 并在哈萨克斯坦附近着陆。设国际空间站在离地面高度
约 400km 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地球同步卫
星轨道高度约 36000km 地球半径约 6400km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定性则易
A 飞船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定量则繁
B 经估算 国际空间站的运行周期约为 90min
C 国际空间站的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 返回时 需先让飞船与国际空间站脱离 再点火加
速 然后即可下降
试想 一定需要算时 用多长时间能算出
来
在限时练习时用考试技术把题做对就行了 但是练习结束后才
是复习 用哪些知识、什么样的方法 能否快速而准确地算出
6.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2. 练熟算法 优化算法 ——画出来 还算吗
例
2 图中给出了某一通关游戏的示意图 安装在轨道
常规解法 已知
v 分解 v 求 t 把 t 用在 L 的求解上。AB
上的弹射器可上下移动 能水平射出速度大小可调节的弹
R+Rsin370=v0t
算法优化 3.6=v0t
丸 弹丸射出口在
点的正上方。竖直面内的半圆弧
BCD
0
1 的
v0B
tan37
=gt
2
1
.
35
=
gt
半径 R=2.0m解得
直径
t =BD
0.3 水平且与轨道
3s v 0 = 4 3mAB
/ s 处在同一竖直面
2
不把时间
0
1 2
内 小孔 P 和圆心 O 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37 游戏要求
0
浪费在算
h + R sin 37 = gt 解得 h = 0.15m
弹丸垂直于
P
点圆弧切线方向射入小孔
P 就能进入下一关。
2
上 !
为了能通关 弹射器离 B 点的高度和弹丸射出的初速度分别
是 ( 不计空气阻力 sin370=0.6 cos37A0=0.8 g 取 10m/s2)
A 0.15m 34m/s
O
D
B
B 1.50m 4m/s
3
37
R
算法优
P v0
C 0.15m 2m/s
R
6
37
化
D 1.50m 2m/s
6
vy2=2g1.35
C vy
0
0
v
7.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3. 练出速度 优化方法 ——想出来 还画吗
例 3 质量为 M 的均匀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木块左、
右两侧各有一位拿完全相同步枪和子弹的射击手。首先左侧
射手开枪 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 d1 然后右侧射
手开枪 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 d2 如图所示。设
子弹均未射穿木块 且两颗子弹与木块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均
相同 当两颗子弹均相对木块静止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v
A 最终木块静止 d1=d2
v0
B 最终木块向右运动 d1<d2
M
d1
C 最终木块静止 d1<d2
O
t
d2
D 最终木块向左运动 d1=d2
写比算快 画比写快 想比画快
-v0
边想边画 边画边写 边写边算 !
8.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练好技术
练精算法
优化方法
—— 练出速度
审题速度
演算速度
翻译速度
思维速度。
—— 取之有道 弃之有理 先易后难 先简后繁。
—— 少写则易 多算则繁。能不算就不要算
先物理后数学
先定性后定量
先图形后函数
先排除后演算
选择题 不都是算出来的
能定性就不定量
能图形就不函数
能物理就不数学。
比例思维
消元快算
量小优先
算也不算
……
9.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4 如图所示 质量分别为 m 和 M 的两长方体物块 P 和 Q
叠放在倾角为 θ 的固定斜面上。 P 、 Q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 Q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 。当它们从静止释放沿斜
面滑下时 两物块始终保持相对静止 重力加速度为 g 则
物块 P 对 Q 的摩擦力为
P
A μ1mgcosθ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Q
B μ2mgcosθ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
C μ2mgcosθ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θ
D μ1mgcosθ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
练熟综合应用 —— 知识 动、静摩擦力 牛二 牛三
—— 方法 受力分析 整体与隔离
—— 技术 能定性不定量 能排除不演算。
10.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
例 5( 多选 ) 某质点在 3s 内一直竖直向上运动 其加速度 时间 (at) 图像如图所示 若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重力加速
度 g 取 10m/s2 则质点
a/ms-2
A 在第 1s 内发生的位移为 5m
12
B 初速度的大小不小于 29m/s
10
7
C 在第 2s 内处于失重状态
翻译
D 在第 3s 末的机械能大于
a
第 1s 末的机械能
v
O
1
2
3 t/s
审题 情景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初步
竖直向上做三段匀减速直线运动
1. 做法 圈注 示意图。
10 —— 只受重力
挖掘
2. 思考 有无隐含条件
7 —— 还受竖直向上的外力
审题是 应用知识 联系模型 12 F
1
——
还受竖直向下的外力
综合信息的思维过程。
F2
11.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5(
多选 ) 某质点在 3s 内一直竖直向上运动 其加速度 向答案学习 从答案学到了什么
时间
(at)于
图像如图所示 若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重力加速
解
析 由
质点一 直上 升 以向下为正方
向 所以位移一定为负值 且质点初速度不
— — 能-2定 性 就 不 定
度 g 取 10m/s2 则质点
a/ms
量
确定 所以无法确定质点的位移大小 选项
A 在第 1s 内发生的位移为 5m
12
A 错误
a
t
图像面积代表速度变化量大小
B 初速度的大小不小于 29m/s
10
Δv 由图像可知
Δv=29m/s 由于质点一直 7
C 在第 2s 内处于失重状态
上 升 所 以 初 速 度 大 小 应 大 于 或 等 于 —— 定方法 抓条
D 在第 3s 末的机械能大于
29m/s 选项 B 正确 在第 2s 内质点加速度a 件
第 1s 末的机械能
性判
方向竖直向下 处于失 重状态 选项v C 正 —O— 定
1
2
3 t/s
解题 需要建立怎样的解题方
确 第
2s 内质点受向上的拉力 F2 作用 由牛 断
案
顿第二定律得
mg-F2=ma2 所以 F2=3m 第 — — 还 用 列 式 计
3s 内质点受向下的拉力 F3 作用 由牛顿第二 算
定律得 F3+mg=ma3 所以 F3=2m 由于质点 —— 说理不充分
在第 2s 内的位移大于第 3s 内的位移 所以第
2s 内拉力做的正功大于第 3s 内克服拉力做的
功 质点的机械能增加 选项 D 正确
12.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6( 多选 ) 某质点在 3s 内一直竖直向上运动 其加速度 时间 (at) 图像如图所示 若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重力加速
改了一下
度 g 取 10m/s2 则质点
a/ms-2
A 在第 1s 内发生的位移为 -5m
12
B 初速度的大小不小于 29m/s
10
7
C 在第 2s 内处于失重状态
D 在第 3s 末的机械能大于
a
第 1s 末的机械能
v
O
1 -1 2
3 t/s
v/ms
解题 需要建立怎样的解题方
t/s
案 1. 先易后难
二轮复
习
2. 挖掘条件
12
优化方法
19
3. 优选方法
升华思维
29
13.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7(2016 课标 II-16) 小球 P 和 Q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
花板上 P 球的质量大于 Q 球的质量 悬挂 P 球的绳比悬
挂 Q 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 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 如图
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 P 球的速度一定大于 Q 球的速度
B P 球的动能一定小于 Q 球的动能
F=3mg
C P 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 Q 球
所受绳的拉力
mg
D P 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 Q 球
的向心加速度
二级结论 可以降低思考难度 简化演算过程
14.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8 课标 II-17) 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
电容器 C 及电池 E( 内阻可忽略 ) 连接成如
图所示电路。开关 S 断开且电流稳定时
C 所带的电荷量为 Q1 闭合开关 S 电流
再次稳定后 C 所带的电荷量为 Q2 。 Q1
1
与 Q2 的比值为
E
2
5
E
5
2
R
3
2
3
R
R
2
3
1
E
3
1
R
2
比例思维 易算
断开时
闭合后
15.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9 课标 II-16)…… 环绕速度约为 3.1×103m/s 某次发射卫
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 1.55×103m/s 此时卫星的高度
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 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 30
° 如图所示 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 西偏北方向 1.9×103m/s
B 东偏南方向 1.9×103m/s
C 西偏北方向 2.7×103m/s
D 东偏南方向 2.7×103m/s
比例思维 不算
16.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10(2014 课标 I-17) 如图 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
架子上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
速 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 然后保持此值
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 ( 橡皮筋在弹性限度
内 ) 。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 小球的高度
A 一定升高
B 一定降低
C 保持不变
D 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
的劲度系数决定
比例思维 不算
17.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11(2016 课标 II-19) 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质制成
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 假设
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 与球的速率无
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 则
A 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的长
B 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
C 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
D 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
v
甲
乙
题型入手 已知力 求运动
求加速度是中心 mg-kr=ma
4π 3
h=at2/2
m=ρ·
r
控
3
v2=2ah
k′
制
即
a=gWf=fh
r2 O
变
t
18.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12(2015 课标 II-20) 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 停放着
一列已用挂钩链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
以大小为 a 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 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
钩 P 和 Q 间的拉力大小为 F 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这列车厢
以大小为 2a/3 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 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
挂钩 P 和 Q 间的拉力大小仍为 F 。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
擦 每节车厢质量相同 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a
F
A 8
PnP 机车 东
2a/3 nQQ
F
B 10
PnP
西 机车 nQQ
C 15
F 大小相等
D 18
nPm 2a/3 2
= a =
示意图 化难为易
3
nQm
19.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13(2015 上海 -19) 一颗子弹以水平速度 v0 穿透一块在光滑
水平面上迎面滑来的木块后 二者运动方向均不变。设子
弹与木块间相互作用力恒定 木块最后速度为 v 则
v
A v0 越大 v 越大
B v0 越小 v 越大
v0
C 子弹质量越大 v 越大
D 木块质量越小 v 越大
作图象 化繁为简
子弹
O
-v
t
木块
数学工具 到此为止
20.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14(2016 课标 II-18) 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
强磁场中 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 筒的横截面如图所
示。图中直径 MN 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 筒绕其中心轴以
角速度 ω 顺时针转动。在该截面内 一带电粒子从小孔 M
射入筒内 射入时的运动方向与 MN 成 30° 角。当筒转过 9
0° 时 该粒子恰好从小孔 N 飞出圆筒 不计重力。若粒子
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 则带电粒子的比荷为
等效替换 简算验证
21.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15(2012 安徽 -19) 如图所示 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
里的匀强磁场 一个带电粒子以速度 v 从 A 点沿直径 AOB
方向射入磁场 经过 Δt 时间从 C 点射出磁场 OC 与 OB
成 60° 角。现将带电粒子的速度变为 v/3 仍从 A 点沿原
方向射入磁场 不计重力 则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变
Δt
为
A
2
B 2Δt
Δt
C
3
D 3Δt
比较排除 无需演算
22.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16(2005 全国Ⅰ -20) 如图所示 在一水平放置的平板 MN
的上方有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 磁场方向垂
直于纸面向里。许多质量为 m 带电量为 +q 的粒子 以相同
的速率 v 沿位于纸面内的各个方向 由小孔 O 射入
磁场区域。不计重力 不计粒子间的相互
影响。下列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带电粒子可
能经过的区域 其中 R=mv/qB 。哪个图是
正确的
伸手得解 还算
23.
二、方法应用—— 9 动态圆二轮复习
再也没有难题
因为把题做得越来越简单
24.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18(2016 课 标 II-21) 如图 滑块 a 、 b 的质量均为 m a
套在固定直杆上 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 h b 放在地面
上 a 、 b 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不计摩擦 a 、 b 可
视为质点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则
A a 落地前 轻杆对 b 一直做正功
B a 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C a 下落过程中 其加速度大小始
终不大于 g
D a 落地前 当 a 的机械能最小时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mg
25.
二、用物理量 =0 的临界、极值——优化解法A a 落地前 轻杆对 b 一直做
正功
2gh
B a 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C a 下落过程中 其加速度大
小始终不大于 g
D a 落地前 当 a 的机械能最
小时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mg
动态变化 抓“三状态”
a
h
b
va
v=0
a
vm
a=0
v=0
a
26.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19(2017· 全国卷Ⅱ ) 如图所示 一物块在水平拉力 F 的作
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保持 F 的大小不变 而
方向与水平面成 600 角 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块
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F′ tanθ=μ
3
FN
2- 3
A
F
6 B
3
C 3
3
2 D
θ
Ff
F
600
F
G
600
F
27.
四、实验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实验题——中档题 陌生的老熟人 熟悉的陌生
高考实验题源于教材 但又不直接考教材实验——变
人
一定用到学过的知识和实验方法 不一定做过该实验。
记录 处理 分析 得出
数据 数据 误差 结论
控制
条件
理清 体会
复习实验常常从理清实验原理开
原理 步骤 始 答实验题往往从体会实验步骤
明确 会用 熟练 开始。
目的 仪器 做法
28.
四、实验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理清原理
滑轮
打点计时器
小车
纸带
细线
瓶+水
砝码
桶+砂
提供
动力
物依原理记仪器
实验原理 F 合 =Ma
控制变量
迁移——
方法 平衡摩擦力
砝码 mg 提供动
力
失重 FT ≠mg M
M+m
测 v 动能定
力传感器
理
测 a 摩擦因
数
线板平行
F合
条件 M>>m 时 FT
=FT
光电门
速
木板
度
垫块传感器
打点计时器 + 纸带 a=Δx/T2
F 合 =FT +Ff 简化 不测 Ff
直测 替代
测速
≈mg
a
O
a
O
F
F
29.
四、实验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打点计时器
用平衡摩擦力吗
(2) 需满足 M>>m
吗 (3)F 合
理清原理 (1)
细线
测速
滑轮
小车
光电门
=?
纸带
速
瓶+水
木板
度
砝码
垫块传感器
物依原理记仪器
桶+砂
提供
如果验证加速度 a 与绳的拉力 FT 的关系
动力
呢
实验原理 F 合 =Ma
打点计时器 + 纸带 a=Δx/T2
控制变量
迁移——
F 合 =FT +Ff 简化 不测 Ff
直测 替代
方法 平衡摩擦力
砝码 mg 提供动
力
失重 FT ≠mg M
M+m
测 v 动能定
力传感器
理
测 a 摩擦因
数
线板平行
F合
条件 M>>m 时 FT
=FT
≈mg
a
O
a
O
F
F
30.
四、实验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20(2017 课标 II-22) 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
有 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挡光片、光电计时器。
(2) 由图 c 可求得 vA=cm/s a=cm/s2 。
能回答以下问题吗
1. 实验的目的是做什么
2. 所给仪器 能做什么
3.v-t 图象不熟 怎么做
31.
四、实验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① 如图 a 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 将一挡光片
安装在滑块上 记下挡光片前端相
对于斜面的位置 令滑块从斜面
控制条件
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
② 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 用光电计时器测得
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 t
③ 用∆ s 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 ( 如图 b)
v 表示
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 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求出
v
④ 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 使滑块上挡光片前端与①
中的位置相同 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 重复步骤②、
③
⑤ 多次重复步骤④
⑥利用得到的数据作出 v-∆t
图。 v v = v A + 1 at
仔细研读实验步骤 确定解题方
2
(1) 用 a 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用
vA 表示挡光片前
案。
32.
四、实验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1) 用 a 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用 vA 表示挡光片前
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 则 v 与 vA 、 a 和∆ t
的关系式为 v= 。
(2) 由图 (c) 可求得 vA=cm/s a=cm/s2( 结果保留
3 位有
1
v = v A + at
效数字 )
2
1. 截距意义 前端…相
同。
2. 数形结合 斜率的意
义。
3. 数据处理 会读 算
对。
1
53.6 - 52.1
a=
≈ 8.2
-3
2
180 ×10
a=16.4cm/s2(15.8~16.8)
33.
四、实验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21(2017 课标 II-23) 某同学利用如图 (a) 所示的电路测量一
微安表 ( 量程为 100μA 内阻大约为 2500Ω) 的内阻。可使
用的器材有 两个滑动变阻器 R1 R2( 其中一个阻值为
20Ω 另 一 个 阻 值 为 2000Ω) 电 阻 箱 Rz( 最 大 阻 值 为
99999.9Ω) 电源 E( 电动势约为 1.5V) 单刀开关 S1 和
S2 C 、 D 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1) 按原理图 (a) 将图 (b) 中的实物连线。
1. 测电表 大电阻。
2. 一块表 电阻箱。
3. 连图 基本能力。
34.
四、实验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22(2017 课 标 II-23)…… 测量一微安表的内阻。可使用的
器材有 两个滑动变阻器 R1 R2( 其中一个阻值为 20Ω
另 一 个 阻 值 为 2000Ω) 电 阻 箱 Rz( 最 大 阻 值 为
99999.9Ω) 电源 E( 电动势约为 1.5V) 单刀双掷开关 S1
和 S2 C 、 D 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2) 完成下列填空 分压 会用仪器。
①R1 的阻值为
Ω( 填“ 20” 或“ 2000”)
② 为了保护微安表 开始时将 R1 的滑片
C 滑到接近图 (a) 中的滑动变阻器的
端
( 填“左”或“右” ) 对应的位置 将
R 的滑
保护 基本做法。 2
片 D 置于中间位置附近。
35.
四、实验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22(2017 课标 II-23)…… 测量一微安表的内阻。 测阻方法
③ 将电阻箱 Rz 的阻值置于 2500.0Ω 接通 S1 。将 R1 的滑
片置于适当位置 再反复调节 R2 的滑片 D 的位置、最终使
得接通 S2 前后 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这说明 S2 接通前
B 与 D 所在位置的电势
( 填“相等或“不相
等” ) 。
④ 将电阻箱 Rz 和微安表位置对调 其他条
件保持不变 发现将 Rz 的阻值置于 2601.0
Ω 时 在接通 S2 前后 微安表的示数也保
实验控制。会估算。
持不变。待测微安表的内阻为
Ω( 结果
保留到个位 ) 。
(3) 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微安表内阻精度的建
建议——误差分析。
议
。
36.
四、实验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22(2016 课标 II-23) 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
是通过该表的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
表的内阻 ( 半偏法 ) 实验室提供材料器材如下
待测电压表 ( 量程 3V 内阻约为 3kΩ)
电阻箱 R0( 最大阻值为 99999.9Ω)
滑动变阻器 R1( 最大阻值 100Ω)
电源 E( 电动势 6V 内阻不计 )
开关两个 导线若干
(2) 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步骤
怎样在书写步骤过程中 体现实验素养 ( 能
力)
表述能力。
37.
五、计算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练规范——会做的题一定要得满分——满分要素
符号含义 假设告知 通用 不混淆 以图代设。
文字表述 ”对什么” ”因什么”。
—— 重要的条件说
明
—— 对象 状态 过程
—— 结合题意 对应规律原样列方程
原始方程 ”有什么”
—— 列式不变形 联立求解不是连等
—— 条件方程 联系方程 数学关系
结果明确 ”显眼处”。
—— 没有中间量 未知量
—— 负号含义 矢量方向
不太难的题少丢分 踏踏实实把会的题做对
只有不会作的计算题 没有不得分的计算题
38.
五、计算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祈求阅卷老
师
帮咱找找
给几分吧
39.
五、计算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例 23(2013 课标 II-25)(18 分 ) 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 在
t=0 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
木板上 , 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 - 时间图像
如图所示。己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
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
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
摩擦力 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
加速度的大小 g=10m/s2 求
(1) 物块与木板间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从 t=0 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 物块相对于木
板的位移的大小。
40.
五、计算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 向高考评分标准学习
描述对象的运动过程
明确物理量
加速度的定义式
采分点
提取图象信息
可略
明确物理量
牛顿第二定律的原始方程
联立求解的写法
结果“显眼”
41.
五、计算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判断是否相对滑动的方法
说理要清楚
适度综合变
形是可以的
只有写到这样才能得满分
吗
重要的数学联系方程
42.
五、计算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面向“采分点”的表述原则——规律、条件、联系方程
规律方程——结合题意写出的原始方
程 才给分
相互
模型———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 平抛运动
对应
有什么样的物理模
x=vt 水平 vx=v0 x=v0t
型 就能写出对应
2
竖直
v
=gt
y=gt
/2
y
匀变直线运动
的物理规律方程。
v=v0+at 圆周运动
2
2πr
x=v
t+at
/2
0
质点 牛顿定律
v = st =
T
v2-v02=2ax
动能
2π
θ=
ω
=
2
x=vt-at /2
t2 T
定理
v =ω2r=…
2
a
Δx=aT
=
动量
r
变速直线运动
定理…
一般曲线 曲率圆
x=vt
点电荷 库仑律
理想变压器
恒定电路……
43.
五、计算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列式基本原则 汉译英——对什么 因什么 有什么
解 从 t=0 到 t=t1=0.5s
有
对物块 μ1mg=ma1
v1=a1t1
x1=v1t1/2
对木板 (μ1+2μ2)
mg=ma2
v1=v0-a2t1
x2=(v0+v1)t1/2
由
图
象
v0=5m/s,v1=1m/s
有什么问题吗
解得 物块与木
在 t1=0.5s 时 设物板一起减
速
对物块 Ff=ma
对木板 2μ2mg-Ff=ma
解得 Ff=μ2mg
因 Ff>μ1mg 故物板相对滑动
……
对物块 0-v12=-2a1x1′
对木板 0-v12=-2ax2′
则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为
x=(x2-x1)-(x1′-x2′)
解得 x=1.125m
44.
五、计算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高考答题原则 问什么 就… 怎么问 就… 问到什么程度 就…
解 (1) 从 t=0 到 t1=0.5s 设物块、木板的加速度分别为
a1 、 a2 物与板、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分别为 μ1 、 μ2
则
对物块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有
μ1mg=ma1
v1=a1t1
对木板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有
(μ1+2μ2)mg=ma2
v1=v0-a2t1
由图象 t=0 时 v0=5m/s t1=0.5s 时 v1=1m/s
解得 μ1=0.2 μ2=0.3
45.
五、计算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高考答题原则 问什么 就… 怎么问 就… 问到什么程度 就…
(2) 设 0~0.5s 时间内 物、板的位移分别为 x1 、 x2 有
x1=v1t1/2
x2=(v0+v1)t1/2
在 t1=0.5s 时 设物块、木板一起以 a 做匀减速运动 有
边解边算好 最后算好
2μ2mg=2ma
多写 一定浪费时间吗
设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 Ff 有
如果地面光滑 解题会有什么不同吗
Ff=ma
解得 Ff=μ2mg>μ1mg 故物块以加速度 a1 做匀减速运
动 木板以加速度 a2′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则到停下的位移
对物块 0-v12=-2a1x1′
对木板 0-v12=-2a2′x2′2μ2mg-μ1mg=2ma2′
则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为 x=(x2-x1)-(x1′-x2′)……
46.
五、计算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不完全会做的题——在会的“采分点”上抢分。
例 24(2009 全国 II-25-18 分 ) 如图 在宽度分别为 L1 和 L2 的两
个毗邻的条形区域分别有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 磁场方向垂
直于纸面向里 电场方向与电、磁场分界线平行向右。一带
正电荷的粒子以速率 v 从磁场区域上边界的 P
点斜射入磁场 然后以垂直于电、磁
场分界线的方向进入电场 最后从电
场边界上的 Q 点射出。已知 PQ 垂直于
电场方向 粒子轨迹与电、磁场分界
线的交点到 PQ 的距离为 d 。不计重力
求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及
粒子在磁场与电场中运动时间之比。
阅卷组长多次举例用题 如何多得点分
47.
五、计算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不完全会做的题——在会的“采分点”上抢分。
例 2(2009 全国 II-25-18 分 )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阅卷组长的困惑
有分咋就不要呢
0-4
5-8
在磁场中
mv2
(2 分 )
qvB=
R
θR
v= (2 分 )
t1
9-12 13-15
R
θ
R O
v
16-18
在电场中
qE=ma (2 分 )
1 2
L2=at2 (2 分 )
2
(2 分 )
d=vt2
R2=L12+(R-d)2
8 分在这
Rsinθ=L1
里
t1 L12 + d 2
2dL1
=
arcsin( 2
2)
t2
2dL 2
L1 + d
48.
五、计算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不完全会做的题——在会的“采分点”上抢分。
例 25(2014 课标 II-25-) 半径分别为 r 和 2r 的同心圆形导轨固定
在同一水平面上 一长为 r 质量为 m 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直
导体棒 AB 置于圆导轨上面 BA 的延长线通过圆导轨的中心
O 装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 整个装置位于一匀强磁场中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 方向竖直向下 在内圆导轨的 C 点
和外圆导轨的 D 点之间接有一阻值为 R 的电阻 图中未画
出 。直导体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角速度 ω 绕 O 逆时针匀
速转动 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设导体棒
ω
与
B
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导体棒和导轨的
A
O
电阻均可忽略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求
C
1 通过电阻 R 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题难吗 试着把会的写出来
2 外力的功率。
D
49.
五、计算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1 感应电流的方向会判断吗 从 C 到 D
B
2 感应电流的大小会计算吗
算电流 就要知道感应电动势 会吗
感应电动势不会 就这样写——
设感应电动势为 E 则感应电流的大小为
E
I=
R
ω
B
O
A
C
D
会算感应电动势 就这样写——
不用推论 就这样写——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1
1
E=Bω(2r)2-Bωr2
2
2
感应电流的大小为
E
I=
R
时间 t 内 AB 扫过的面积
为
1
1
ΔS=ωt(2r)2-ωtr2
2
2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BΔS
E=
t
50.
五、计算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3 外力的功率
你的第一感觉 想到的是什么 P=F v—— 能求
外力有什么特点 满足什么条件吗
AB 才做匀速圆周运
动
外力是变力 优先选用能量观点解题——
外力做功 克服安培力和摩擦力做功 ——匀速
会求电流做的功 W
2
=I
Rt
A
会求摩擦力做功 W =F (s +s )
f
f 1
2
会求摩擦力 Ff=μFN
会求支持力 2FN=mg
会路程 s1=ωtr
s2=ωt(2r)
会求外力做的功 W =Pt
F
会列能量守恒式 W =W +W
F
A
f
B
ω
B
O
C
D
A
51.
五、计算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3 外力的功率
你的第一感觉 想到的是什么 P=F v—— 能求吗
垂直 AB 方向 外力 F=FA+2Ff
安培力的大小 FA=BIr
摩擦力的大小 Ff=μFN
支持力的大小 2FN=mg
3
AB 中点的速度 v=ω(r)
2
外力的功率 P=Fv
P=WF/t—— 能求
吗
外力的方向与
AB 垂直吗
B
ω
B
O
C
D
A
52.
六、选考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考得不难 分数不高
学得快 练得少
时间久 遗忘多
复习粗 方法生。
集中攻坚 及早突破
结合考点细读教材 熟悉知识 梳理要点
归纳模型 总结方法
利用综合卷的考练 查缺补漏 不断完善。
53.
祝同学们踏实考练 收获满满
分析有方向 解答有方法 易题不失分 难题得满分。
54.
三、在计算题中拔节 守规中矩不全会做的题要抢分——在会的“采分点”上抢分。
例 1( 一模 -25)(21 分 ) 如图所示 竖直平面内有四分之一圆弧轨
道 AB 与光滑水平长直轨道相切于 B 点 圆心 O 位于 B 点正
上方 物块与圆弧轨道之间的摩擦不可忽略。物块 P 的初始
位置与圆心的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θ 轻质弹簧与物块
Q 拴接 物块 Q 静止于长直轨道某点 , 物块 P 的质量为 m1
物块 Q 的质量为 m2 且 m1<m2 圆弧轨道半径为 R 重力
加速度为 g 。由静止自由释放物块 P 当其滑至 B 点时对圆
O
弧轨道压力为 FN 。
R θ
A
P
Q
B
55.
三、在计算题中拔节 守规中矩不全会做的题要抢分——在会的“采分点”上抢分。
例 1( 一模 -25)(21 分 )…… 由静止自由释放物块 P 当其滑至 B
点时对圆弧轨道压力为 FN 。
(1) 物块 P 第一次在圆弧轨道滑动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 Q 热 1
为多少
(2) 两物块运动过程中弹簧最大的弹性势能 EPmax 为多大
(3) 若物块 P 第一次与弹簧分开后滑回 AB 弧 再次折返后滑
入直轨道向右运动时 恰好追不上 Q 。试求 P 与弹簧分开时
的速度 以及在 AB 弧上折返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 Q 热 2
O
R
A
θ
P
Q
B
56.
三、在计算题中拔节 守规中矩不全会做的题要抢分——在会的“采分点”上抢分。
例 1( 一模 -25)(21 分 )…… 由静止自由释放物块 P 当其滑至 B
点时对圆弧轨道压力为 FN 。
(1) 物块 P 第一次在圆弧轨道滑动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 Q 热 1
为多少
O
R
A
物块 P 在 B
θ
m1vB2
点
P
FN
FN-m1g=
R
Q
vB
物块 P 由静止滑到 B
B
m1g
点
1
2
m1gR(1-cosθ)=m1vB +Q 热 1
2
57.
三、在计算题中拔节 守规中矩不全会做的题要抢分——在会的“采分点”上抢分。
例 1( 一模 -25)(21 分 )……(2) 两物块运动过程中弹簧最大的弹
O
性势能 EPmax 为多大
R
A
θ
P 、 Q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 共
速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有
m1vB=(m1+m2)v
1
1
m1vB2=(m1+m2)v2+EPmax
2
2
P
FN
vB
vB
B
P
m1g
Q
v
P Q
58.
三、在计算题中拔节 守规中矩不全会做的题要抢分——在会的“采分点”上抢分。
例 1( 一模 -25)(21 分 )……(3) 若物块 P 第一次与弹簧分开后滑
回 AB 弧 再次折返后滑入直轨道向右运动时 恰好追不上
Q 。试求 P 与弹簧分开时的速度 以及在 AB 弧上折返过程
中系统产生的热量 Q 热 2
A
R θO
对 P 、 Q 系统 分离 有
m1vB=-m1v1+m2v2
P
FN
v v
v
Q
v2
1
1
B
1
2 1
2
2
v
B
m1vB =m1v1 +m2v2
2
2
2
B
P Q P
Q
P
物块 P 滑上圆弧再返回 有 m1g
1
1
m1v12=m1v1′2+Q 热 2
2
2
P 恰好追不上 Q 有 v1′≤v2
59.
三、选择题的分数是怎样练出来的2. 练熟算法 优化算法 ——画出来 还算吗
例 28 如图所示 从倾角为 θ 的足够长的斜面顶端 P 以速度
v0 水平抛出一个小球 小球落在斜面上 Q 点 落在斜面上的
速度与斜面的夹角为 α 若把初速度变为 3v0 小球仍落在
v0 P
斜面上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夹角 α 将变大
α Q
B 夹角 α 与初速度大小无关
C 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不变
θ
D P 、 Q 间距是原来间距的 3 倍
2
2
2 2
Lcosθ=v0t
1 2
Lsinθ=gt
2
v0
求位移 9 倍
算时间 3 倍
推论——简化了演算过程的结论 !
θ
θ
L
Lsinθ
Lcosθ
60.
61.
62.
63.
七、新增 3-5 必考内容 从容应对学过与新学 差别不是很大
高一讲过的 到高三时也有一年时间了 几乎忘光
高一时准备只选一个模块 高三也要增补一个模块
选考变为必考 会有什么变化
不变 考试说明中的考点要求没变 要求与选考时一
样
不变 难度不会太大 选考时动量、能量结合是常规
题
变化 所有考生的必考的知识范围都扩大了 影响相
重基础 抓题型 冷静应对
仿
理清概念 练熟规律 练中修正、完善 忌死记硬背
变化 考查与动量知识关联的选择题会适当变多。
十年的选考动量题一起做做 体会难度、考的方式等。
64.
七、新增 3-5 必考内容 从容应对II 级考点 动量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1. 注意相似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选择
冲量与功
动量与动能
2. 注意相近规律间的比较与应用 选择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3. 注意与动量有关联的模型 选择
qUL
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 vy=
mdv0
mv
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 R=
qB
65.
七、新增 3-5 必考内容 从容应对题型示例 有所变化
1. 增了一个选择题
例 18(1992 全国 -12)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 木块 B 与水平桌面
间的接触是光滑的 子弹 A 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
块内 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
起作为研究对象 ( 系统 ) 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
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
A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几个意思
D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66.
七、新增 3-5 必考内容 从容应对题型示例 有所变化
2. 换了一个计算题
例 19(2001 全国 CZ-22) 如图所示 A 、 B 是静止在水平地面
上完全相同的两块长木板。 A 的左端和 B 的右端相接触。
两板的质量皆为 M=2.0kg 长度皆为 l=1.0m C 是一质量
为 m=1.0kg 的小物块。现给它一初速度 v0=2.0m/s 使它从
B 板的左端开始向右滑动 已知地面是光滑的 而 C 与
A 、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皆为 μ=0.10 求最后 A 、 B 、 C
各以多大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
2010 课标 II-35
示例的原型高考题
为什么还要改编呢